| 1、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怎么证明质子梯度与ATP合成偶联?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朱海英老师) |
用解偶联剂。解偶联剂(uncoupler)使氧化与磷酸化脱离(即解偶联),虽然氧化照常进行,但不能进行磷酸化而不能生成ATP,使P/O比值降低,甚至为零指物质氧化时。P/O比值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D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解偶联剂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因而无ATP生成,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如质子载体2,4-二硝基苯酚(DNP)就是解偶联剂。在线粒体内膜两侧电化学势降低的情况下,呼吸链将质子转移到内膜外侧会更加容易,而使耗氧量增加,ATP生成量下降。 |
水通道蛋白叫水孔蛋白aquaporin,其1型和2型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负责把肾小管滤液就是所谓原尿中的水重吸收入肾间质毛细血管。 这样,人体排出的尿是浓缩的。其中的2型分布于肾集合管主细胞上,是受激素调控的,如果我们血液渗透压偏高,比如天热出汗又喝不到水,此时激素(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多,作用于集合管主细胞上激素受体,通过信号转导促使位于细胞内携带水孔蛋白2的囊泡插入细胞顶部质膜,随着水通道数量增多,细胞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就增多,水分入血调低了渗透压。 上述水通道的功能解释了血液渗透压调整和尿液浓缩的本质。如果敲除基因,估计主要敲的是水孔蛋白2的基因,尿液就不能浓缩,表现多尿,同时体液渗透压升高,表现口渴多饮。简答完毕。需要自行脑补肾脏组织学。 |
| 3、一个人体内所有有核细胞的DNA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能有几种原因造成? |
| 不是一样。原因包括表观遗传学修饰、基因扩增、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如B细胞通过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可以表达针对不同抗原的各种抗体等。 |
| 不准确,还包括没到动作电位之前的阈下电位和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的后电位。 |
| 5、细胞安静时是指胞内高钾胞外高钠吗?还是内负外正? |
| 看不见,细胞膜厚度只有10nm, 远低于光学极限(250nm),因此看到的只是细胞的边界。 |
| 7、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哪个只受神经控制?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朱海英老师) |
| 8、抗原呈递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还是非特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属于第几道防线? |
| 属于特异性免疫。抗原呈递细胞既可以发挥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又可以发挥第三道防线(激活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
| 9、线粒体内有核糖体吗?它有DNA,有转录、翻译的功能吗? |
有的。 线粒体被叫做半自主细胞器,就是因为它和其他细胞器不同,有着自己的遗传物质,其DNA是环状的,与细菌的相似,基因组小,位于线粒体基质腔,基因在那里转录和翻译,其产物原地使用,但只占线粒体蛋白总数的极小部分,也就是说大多数线粒体内蛋白还是核基因编码转录,在胞质中合成后运输入线粒体的。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朱海英老师) |
| 当然可以了,正常的活细胞,胞膜结构完整,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而丧失活性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通常认为细胞膜完整性丧失,即可认为细胞已经死亡,这与中性红作用相反。因此,借助台盼蓝染色可以非常简便、快速地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台盼蓝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死细胞鉴定染色方法之一。注意凋亡小体也有台盼蓝拒染现象。 |
|
|
| 11、细胞信号通路必须要受体介导吗?有没有不需要受体介导的,比如一些脂溶性物质同时就是酶或者转录因子? |
回答这个问题还挺复杂的,简单先要分两部分。是不是所有信号通路都必须经受体转导,这个涉及到对受体的定义。受体是与信号分子结合并引发信号转导的蛋白质,有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细胞内受体正是与能够进入细胞的脂溶性小分子结合的,这样可以说所有信号通路都由受体介导,因为把信号分子分为能否透过质膜两大类的话,无论哪类都会有自己的受体,那不就是第一个与信号分子结合并引发转导的蛋白质么,总会有的。至于第二部分,问题本身有点混淆。 脂溶性物质自身就是酶或转录因子,这是不可能的。其实是应答已进入细胞的脂溶性信号分子的是细胞内受体,这类受体自身是转录因子复合物的成员,一旦与信号分子结合就被激活,进入细胞核,调控转录。为此,这类受体叫做核受体,请记住细胞内受体因为这个特性又叫核受体,核这个词提示了它转录因子的功能。转录因子都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也是蛋白质。 补充一下常见的激活核受体的信号分子几例,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小分子物质维甲酸。跟踪回答,水通道是只存在于肾脏的那两种细胞上吗?还是其它细胞也有?水孔蛋白家族成员有十几个,大量表达的组织主要与快速运输水有关,如肾小管,红细胞,脑室,晶体等,但有说法基本上全身细胞都表达该种基因,只是水平较低。 |
| 12、甲状腺素不足,促进了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这样的反馈是“正反馈”?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程金科老师) |
| 这不是正反馈。如果是甲状腺素促进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则是正反馈。 |
| 13、胆固醇,甘油三酯不能单独在血液中存在,需要以脂蛋白形式存在,脂肪酸为什么可以?它也疏水啊!学生问甘油,脂肪酸怎么运到肝脏?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程金科老师) |
| 脂肪酸不溶于水,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后在血液中运输;甘油溶于水,直接由血液运输。 |
| 14、请问糖原除了肝细胞与肌细胞能合成,还有别处吗?在什么细胞?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王晓玲老师) |
| 15、转氨基和脱氨基是否主要发生在肝细胞,其他细胞也可以?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王晓玲老师) |
| 所有细胞都有氨基酸的代谢,因此都有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 |
| 16、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是在细胞质基质还是哪种细胞器上合成的?通过什么方式分泌出去? |
| (回答专家-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朱海英老师) |
肾上腺素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因为它不是肽类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所以不经过内膜系统。合成之后以囊泡形式储存,以胞吐方式分泌,而且是调节型的胞吐,有点类似于乙酰胆碱的分泌。 甲状腺素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六个过程:(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2)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液中摄取I-,I-经过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而活化。(3)活化后的I-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4)滤泡上皮细胞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胞吞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胶质小泡。(5)胶质小泡与溶酶体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即甲状腺素。(6)T3和T4于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 |
| 淋巴因子是T细胞依赖的B细胞活化过程所必需,不是非T细胞依赖的B细胞活化所必需,也不是B细胞分化所必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