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2015全国科普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专刊
2015.09.19-09.25
如邮件无法正确显示,请点击此处。

导读:活动介绍 北京 上海 河北 河南 安徽 广东 新疆

学会首页 | 注册会员
活动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员全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科普日活动期间,共有14家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平台向公众开放,通过科普讲座、宣传展板、实验观摩、提问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参观者展示科学家的研究内容及其社会效益。此外还有学会理事带领的科普团队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宣讲和义诊活动,受到了社会好评。
 
活动详情  
北京 9月19日 Top
清华大学莫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日活动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晔光教授作了题为“干细胞的奥秘”的科普讲座,参观团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观摩了干细胞以及其他各种细胞的形态和运动过程。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发放科普图书40本。【详细】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科普日活动
由小学生和学生家长组成的参观团来到了动物中心,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穿上鞋套,戴好口罩,进入了大厅。志愿者讲解了卫生防疫方面的知识,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还有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小鼠意外咬伤或抓伤后的紧急处理消毒措施等。在大厅里观看了动物手术操作影片后,谢老师拿出两套小鼠独立通气笼具,让孩子们了解实验小鼠生活居住的环境及遗传变异方面的内容;除了IVC外,还观看了小鼠的不同运输笼、各种垫料及其用途、保定装置及小鼠玩具等,讲解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给小鼠灌胃,尾静脉采血操作方法等。共有2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详情】
清华大学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科普日活动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的贾顺姬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斑马鱼—在生命科学中畅游”的科普讲座;在实验室里,参观者在博士生姜政的带领下观摩了斑马鱼房,看到了成千上万条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参观了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了斑马鱼的胚胎。共有2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详情】
上海 9月19日 Top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曾艺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科普讲座中中科院生化细胞所曾艺研究组俞清博士后作了以“干细胞发育”为主题介绍了干细胞发育及分化特点;实验室参观环节中同学们观察了实验室常用的小鼠模型及细胞系形态,对细胞生物学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次活动得到了随行家长及老师的一致认可与鼓励,表示希望以后继续参加此类活动,同时也建议在今后的科普中分开年龄段进行科普。【详情】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方玉达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所方玉达研究员,作了题为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的科普讲座,带领大家参观了植物基因组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室,人工气候室,观摩了荧光显微镜,最后参观了上海昆虫博物馆。此次共有3位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详情】
河北 9月19日 Top
9月19日,以“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的中国细胞生物学会2015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河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石家庄的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共计120人次参加了此次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孙颖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颖教授作了题为“水稻的一生”的科普讲座,详细介绍了水稻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目前常用的栽培技术及其作为模式生物的研究价值。带领大家参观了水稻温室和实验田,给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和接触生命科学的平台。【详情】
河北师范大学徐小冬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小冬教授作了题为《 “圜道观”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科普讲座,以植物、动物、人类为例,生动活泼地阐释了自然界的周期节律现象及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引导大家观看了多部代表性的科普短片,并带领大家观摩了常用的生物节律研究平台。【详情】
河北师范大学鞠建松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鞠建松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合成的‘酶’好明天”的科普讲座,详尽细致地介绍了酶工程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针对人们关心的发酵类食品安全问题、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焦点问题做了充分的讨论。让公众对生物合成和发酵产品有了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详情】
河北师范大学尚忠林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尚忠林教授作了题为“神奇的光合作用”科普讲座,风趣幽默地阐释了光合作用原理、反应过程及生物学意义,让大家充分认识了自然界最神奇的物质转变过程。本次活动极大地缩小了公众与科学研究的距离,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令生物科学走进了公众生活!【详情】
河北师范大学周春江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在以“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春江教授针对当下公众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了“走近转基因世界”的主题讲座。帮助大家科学、正确地认识了转基因的原理、技术、应用现状和潜在问题,引导大家客观、理性地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等问题。【详情】
河南 9月25日 Top
河南科技学院科普日活动
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思路为导向,周岩教授带领小学生们观摩学习了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的高速冷冻离心机、植物光照培养箱、漩涡震荡仪和水浴摇床等仪器设备,同时参观了组培实验室、标本厅的昆虫和食药用菌标本等。该活动共有4名志愿者参加,发放知识宣传册50余份,不仅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了丰硕的科技知识,还激发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详情】
安徽 9月19日—25日 Top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普日活动
由技术生物所汤明礼研究员作了题为“绿色动力创造幸福家园”的科普讲座。中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观摩了线虫实验,乌桕组培实验,水稻突变体的表型观察等。【详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雪彪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博士后刘行作了题为“进击的细胞——讲述细胞运动的故事”的科普讲座,观摩了细胞培养等实验,参观了去卷积显微镜等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详情】
淮北师范大学科普日活动
淮北师范大学薛建平教授实验室给参观者讲解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参观者观摩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参观了植物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去卷积显微镜等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有2个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发放宣传册95份。此外,应淮北市濉溪县科协的邀请,9月22日薛建平教授给濉溪县老干部作了题为“踏上健康之路,拥有一生健康”健康讲座,薛教授从中国传统的精神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起居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整场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开启了老干部健康之门的金钥匙。【详情】
广东 9月19日 Top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彭宣宪研究组科普日活动
中山大学举办了科普日活动,由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组成的参观团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山大学东校区生命科学大学院李惠教授首先做了《抗生素与细菌》的科普讲座,接着彭宣宪教授作了题为《耐药细菌防治》的专题讲座;针对细菌耐药现状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参观了实验室。共有2名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详细】
新疆 9月10日—10月12日 Top
新疆阿勒泰地区开展各民族多发病早期防治科普活动
活动主要选择当地哈萨克族等多民族群众做为防治消化道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科普宣传的群体对象,采用幻灯,宣传展板,科普讲座,科普资料,义诊的方式,深入社区、村镇、入户进行了消化道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危害性;早期警示症状,检查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完成1市1县,4个乡镇,3个社区的科普活动,举办讲座3次,举行展板活动、义诊3次,发放宣传单1.25万余份,覆盖面积包括一个市(阿勒泰市)和一个县(福海县),受众达2万人次以上,并获得福海县三个民族儿童佝偻病的早期防治资料。【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