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3年全国联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掠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斑马鱼实验室李丽课题组——追光吧斑马鱼!

实验室负责人

李丽

政治面貌

群众

实验室

具体名称

哈尔滨工业大学斑马鱼实验室

活动

日期

2023.6.3

活动地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2E

参观

人数

60

科普主题/研究方向

追光吧斑马鱼!

参观者

R大学生  ¨中学生  ¨小学生   ¨社区居民     ¨其他     

实验室志愿者人数

           1 名,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       1     

稿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斑马鱼就被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应用于发育生物学领域。被誉为“水中小白鼠”的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高达87%,能可靠地模拟和预测人类生理,呈现出与人类相似的生理学特征。其主要优势在于:个体较小,易于饲养; 胚胎透明,易于观察; 可用于短期大规模的实验,进行高通量筛选; 同时,其繁殖能力强,一次产卵量大于200枚斑马鱼,胚胎发育极快,在受精后 13 hpf头部形成,24 hpf 尾部形成,36 hpf时出现所有器官的前体,并且 3 个月后成鱼就可以达到生殖成熟期。

斑马鱼在研究人类疾病机制上也有重要应用,为此李丽老师带领实验室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炎症、高脂血症、血管内皮损伤、铁死亡和血栓五个模型,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复合型抗动脉粥样硬化(AS)药物筛选平台。该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单一模型病理过程不易把握的缺点,也弥补了哺乳动物模型筛选药物周期长、成本高的弱点,可实现在生物个体水平上的大规模药物筛选,是抗AS药物研究方法上的一次创新。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了解斑马鱼在食品,药品,疾病健康以及环境检测上的应用在20236月3日举办了以“追光吧,斑马鱼!”为主题,面向本校大学生进行“实验室开放日”科普活动。活动由黑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哈工大生命学院承办。

志愿者通过介绍斑马鱼生理特征与其应用领域,让同学们对于模式生物斑马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同学们也和斑马鱼课程进行联系更加形象化理解斑马鱼的胚胎结构,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此次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社会职能,增强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激发了大家的探索生物科研的热情。

 

 

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参观者和志愿者与黑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理事长吴琼教授(前排左7)合影

 

活动志愿者给参观者以海报形式讲解斑马鱼生理特征与应用领域

媒体

报道

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