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3年全国联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掠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香婷课题组——生命的遗传密码

实验室负责人

汪香婷

政治面貌

群众

实验室

具体名称

长链非编码RNA与疾病实验室

活动

日期

2023520

活动地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

参观

人数

70

科普主题/研究方向

生命的遗传密码

参观者

¨大学生  ¨中学生  小学生   √社区居民     ¨其他     

实验室志愿者人数

          5   名,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     2        

稿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点亮科学之火

中国科大生医部汪香婷实验室线下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姚语 葛婷)5月20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起的2023年全国联动“实验室开放日”系列活动之“生命的遗传密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西校区成功举办。此活动由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和安徽省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汪香婷课题组承办,并受到了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和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大力支持。活动围绕“生命的遗传密码”主题,为来自科大附中、红星路小学和南门小学等五所中小学的50余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

活动现场,汪香婷研究员担任主持人,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黄蓓教授致开幕词,黄蓓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和科学教育的价值。

    

黄蓓教授致开幕词。

接着,汪香婷课题组博士生詹倩茜同学给大家带来了主题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普讲座。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并引发了生物学、医学和农业方面的重大变革,也将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70周年,本次活动旨在向大家揭开DNA双螺旋结构的神秘面纱,点燃年轻学子对科学的热爱。詹倩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和功能,生动展示了DNA在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引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活动志愿者给学生们做科普讲座。

随后,汪香婷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DNA双螺旋模型的搭建方法。活动志愿者詹倩茜、王威、肖琳飞、杨铸和曹景共同协调,指导学生们亲手搭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DNA的结构和构成,也增加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在进一步的知识问答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回答有关问题,展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汪香婷研究员(左)给大家演示如何搭建DNA双螺旋模型。

   

活动志愿者指导学生搭建DNA双螺旋模型。

在此次科普活动中,师生、家长朋友们热情高涨,他们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对科普人员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国家科技认同感的一份感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的举办,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热爱,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加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了解。相信在未来,类似的科普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媒体

报道

链接

报纸报道:【安徽科技报】2023-5-20: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点亮科学之火 中国科大生医部汪香婷实验室线下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http://www.ahkjxww.com/kejijiaoyu/10752.html

 

网站报道:【网易新闻】2023-5-20: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点亮科学之火--中国科大生医部汪香婷实验室线下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https://c.m.163.com/news/a/I56PBS920553JE2Z.html

 

网站报道:【中国农科新闻网】2023-5-20: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点亮科学之火--中国科大生医部汪香婷实验室线下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http://www.nkb.com.cn/2023/0520/449305.html

 

网站报道:【今日头条】2023-5-20: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点亮科学之火--中国科大生医部汪香婷实验室线下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517854811227804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