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负责人 |
汪香婷 |
政治面貌 |
群众 |
实验室 具体名称 |
长链非编码RNA与疾病实验室 |
活动 日期 |
2023年4月22日 |
活动地点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生命科学学院K205 |
||
参观 人数 |
710 |
科普主题/研究方向 |
生命的遗传密码 |
||
参观者 (√) |
¨大学生 R中学生 R小学生 R社区居民 ¨其他 |
||||
实验室志愿者人数 |
4名,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 1 名 |
||||
活 动 新 闻 稿 |
2023年4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活动周拉开了帷幕,本届科技活动周分别在学校的东、西、中校区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为青少年奉上一场科学盛宴。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科普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汪香婷课题组开展了以“生命的遗传密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并引发了生物学、医学和农业方面的重大变革,也将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70周年,我们的活动旨在向大家科普DNA双螺旋结构,增强公众对科学的兴趣。课题组参与人员为詹倩茜、王威、杨铸、肖琳飞,他们的分工是,詹倩茜同学为活动总负责,在活动前期,詹倩茜同学设计实验室宣传海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准备,活动全程的跟进及推动,王威同学负责科普问答题目的收集及整理,杨铸和肖琳飞同学负责制作科普活动的PPT内容。 在活动当天,志愿者同学引导外校学生团体进入K205活动教室,并负责签到工作,实验室四名志愿者轮流在讲台上进行科普讲解活动,为鼓励观众参与活动,主办方还设置了知识小问答环节,并提供了精美的答题礼物即此次活动日的纪念胸牌,公众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科普活动结束后对带队老师及集体发放优秀实践证书。 此次活动接待了大约700人次,进行了数十场的科普活动,既有学生团体,也有家庭个体。此次科普活动中,无论师生、家长朋友都热情高涨,更有高中的学生专门为深入了解课本中出现的知识点而来,他们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对科普人员来说既是一次激励,也是对国家科技认同感的一份感动。科技活动周的举办,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热爱,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加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了解。相信在未来,类似的科技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科普志愿者介绍DNA双螺旋结构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讲解
科普志愿者介绍DNA的基本组成 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同学们认真观看科普小视频
科普志愿者发放纪念胸牌 科普志愿者与参加活动同学合影留念 |
||||
媒体 报道 链接 |
网页报道:【今日头条】2023-04-28 皖细胞生物学会:中国科大生医部汪香婷课题组成功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生命的遗传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