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earch: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科研人员建立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发布日期:2016-05-24  浏览次数:2353


5月1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和上海交大仁济医院陈子江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来自人孤雌囊胚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

哺乳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猴,其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遗传筛选研究以及制备基因编辑动物模型提供了新的手段。然而,是否能建立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仍然不得而知。

该研究中,为了获得人的单倍体胚胎,研究人员采取了两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他们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即将停滞在减数分裂II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通过化学刺激的方法诱导重新进入细胞周期,排除第二极体,激活的卵母细胞能够在体外发育到囊胚阶段。研究人员从孤雌激活的25枚卵母细胞中获得了10枚囊胚,建立了3株系细胞系。然而,3株细胞中均没有明显的单倍体细胞的存在。在第二种方法中,研究人员通过显微操作的方法将受精卵的雄原核去除获得了只含有雌原核的单倍体胚胎,最终从23个单倍体胚胎中产生了4个细胞系,其中有2株细胞系含有单倍体细胞。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定期地富集单倍体细胞的方法,单倍体细胞系能够在体外稳定地维持。

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具有典型的胚胎干细胞特征,能够在体外分化成三胚层的细胞,并能够在免疫缺陷的小鼠体内形成含有三胚层组织和细胞的畸胎瘤。另外,这些细胞的遗传物质维持典型的雌性印记状态。重要的是,该研究证明这些细胞能够用于大规模的遗传筛选研究。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开展人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来源: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


图示:通过去除受精卵雄原核的方法建立人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