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会暨血管衰老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7-04  浏览次数:26615

      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审定会暨血管衰老高峰论坛于2023年7月1日在武汉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主办,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承办。同济大学裴钢院士担任会议名誉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张存泰教授、北京医院黎健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担任主持,对参与本次会议的各位血管衰老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血管衰老相关标志物共识审定会,共识的制定对推动血管衰老基础和临床研究、血管衰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张存泰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唐洲平副院长致欢迎辞,重点介绍了同济医院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的建立、主要目标与任务以及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讨论共识会的重要性与意义。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裴钢教授致辞,裴院士高屋建瓴,对血管衰老研究的发展方向、建立血管衰老研究的中国模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提出共识、共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此次会议是血管衰老研究的里程碑,是血管衰老启航再出发的日子,将在血管衰老研究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血管衰老研究早日实现临床应用与转化,血管必胜(Vascular,Victory)。

裴钢 院士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黎健教授对血管衰老标志物共识讨论关键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血管衰老标志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血管衰老标志物的推荐清单、血管衰老标志物研究行动框架。

       血管衰老标志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黎健教授介绍了血管衰老研究的意义、血管衰老及血管衰老生物标志物的定义。提出应从血管衰老的程度、血管衰老的速度、预测血管衰老相关疾病风险三个方面来评估血管衰老。目的是建立敏感、可靠的血管衰老标志物体系。介绍了血管衰老生物标志物的遴选原则:说的明白、用得上、有影响。提出血管衰老标志物应具与生物学年龄、结构、功能一致,并具有易测量、无侵入性或微侵入性的特点。
       血管衰老标志物的推荐清单:黎健教授介绍了血管衰老生物标志物的遴选体系,讲解了血管衰老生物标志物的遴选依据和证据强度判定标准。从两个层面介绍了拟推荐的衰老标志物具体清单内容,分别为结构功能标志物和体液标志物。
       血管衰老标志物研究行动框架:1. 推动我国“千人血管衰老研究计划”的标准和拓展队列建设;2. 发现和验证适合中国人群的血管衰老标志物,寻找血管衰老的拐点、确定干预的时间窗;3. 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管生物学年龄衡量体系和相关疾病预测的模型、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开发;4. 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中国血管衰老标志物研究指南标准的建立和应用,以提高我国老年血管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
      黎健教授感谢编写组及审定组的专家,预祝本次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审定会顺利进行。

黎健 教授

       参与本次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讨论会的编写及审定组的专家包括同济大学裴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北京医院黎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田小利教授、深圳大学医学中心基础医学院刘宝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陈厚早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洪华山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梁真教授、北京安贞医院王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淼教授、上海肿瘤研究所张辰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乐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刘玥宏博士。
      各位参会专家针对血管衰老标志物的专家共识稿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意见。对血管衰老标志物的遴选清单进行逐项探讨,从血管衰老标志物的检测原理和方法、标志物的量化与评估及当前临床队列的实际证据出发,各位专家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及中国专家的独特性视角,讨论和明确血管衰老标志物的遴选原则和意义。会议主要对血管衰老功能、影像、体液三个层面的标志物进行讨论,综合考虑标志物的临床证据级别,检测方法的简便性、检测的可推广性等方面,明确各个指标的评估证据的纳入与临床证据分级。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就本次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中所提出的诸多前沿科学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修改完善意见,对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衰老标志物共识审定会现场

       刘光慧研究员对论坛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在武汉举办的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研讨会是启航的一天。“血管有多老,人就有多老”,血管衰老的研究非常重要,是理解系统衰老的根基。会议构建了一个框架,以后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希望通过专家共识这一杠杆,撬动高质量的血管衰老标志物人群研究。期待大家能够在联合体的框架下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切实做到共识、共行、共享。最后,刘光慧研究员对参与本次会议的衰老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专家共识审定会专家合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