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B 2023】分会场回顾之细胞可塑性化学生物学分会场
发布日期:2023-05-08 浏览次数:2971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于2023年4月10-14日在苏州召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全国学术大会”。CSCB全国学术大会是细胞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细胞可塑性化学生物学分会场作为本次大会中一个将化学和生物交叉融合的专题分会场,汇聚了全国众多化学、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专家,旨在共同探讨细胞可塑性化学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分会场由北京大学邹鹏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行教授共同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邹鹏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潘漫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陈显军副研究员、厦门大学邓贤明教授、厦门大学吴乔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行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郑江南副研究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符传孩教授实验室郑碧玉博士生依次做学术报告。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最小功能单元,其功能可塑性受内在节律和胞外信号动态重塑,是个体发育与健康维系的物质基础。在分子水平,细胞功能可塑性受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调控。为此,揭示生物大分子化学修饰的动态特性与生物学效应是细胞可塑性调控的重要研究内容。化学生物学立足于发展具有特色的小分子探针等工具,为解析细胞可塑性活动中的生物大分子动态性与信号转导过程提供了重要技术。分会场来自化学和生物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们围绕“靶向蛋白酶体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研发”、“时空动态分辨的RNA邻近标记技术与活细胞RNA检测技术”、“原位实时动态特异性检测RNA-蛋白质互作技术”、“未靶激酶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开发”、“生物大分子相分离与细胞命运抉择”等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共同探讨了细胞可塑性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一致认为细胞可塑性化学生物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需关注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方法的前沿探索和从头创新,从而促进我国细胞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会议于4月13日下午13:30开始,有近200人参会,参会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向报告人积极请教并展开激烈讨论,按照报告议程于傍晚六点结束。会议之后,报告人还就部分同学的兴趣与问题做了详细回答与讨论。
撰稿人:胡冉冉
审核人:刘行、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