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B 2023】分会场回顾之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分会场

发布日期:2023-04-26  浏览次数:2323

     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分会场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3年全国学术大会分会场之一,于2023年4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G101-102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细胞生物学分会组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楠杰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郭伟翔两位教授共同主持,分会邀请了来自国内顶尖高校的10位专家教授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会议现场座无虚席、热情满满,教授和同学们积极互动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徐楠杰教授揭示了自闭症相关的EphB2突变在社交行为中的致病机制。此外该团队还发现EphB2自闭症相关突变参与调控同伴小鼠社交接近时PFC神经元的响应速率。该研究有助于解开自闭症大脑产生行为障碍的秘密。
     来自东南大学的赵春杰教授,揭示了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神经元迁移和成熟的调控机制,阐明了FOXG1可以通过调控FEZF2和Dbx1等分子的表达而影响神经元的发育和投射。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郭伟翔教授主要汇报了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和静止,揭示了精氨酸酶-II(Arginase-II)可通过维持细胞内精氨酸稳态介导细胞能量代谢的重塑,从而维持成体神经干细胞库和成体神经发生。
     来自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的解云礼教授主要汇报了HDAC1/2可通过对SVZ区中间前体细胞定位的精准调控进而决定大脑皮层发育。该团队还发现自闭症谱系的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相关基因TCF4的异常可影响细胞的粘附功能使浅层细胞聚集成簇。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李乾教授,揭示了两个新的TAAR嗅觉神经元的增强子。TBR1是潜在的TAAR神经元的主调控因子,TBR1特异表达于TAAR神经元而非OR神经元。该研究为TAAR嗅觉神经元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鲍岚教授课题组王斌教授揭示了lnc RNA ALAE和Dubr可调控DRG神经元神经元轴突的延伸。此外,他们团队还建立了体感神经元中特异分布的lnc RNA的数据库。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许执恒教授揭示了在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人群中特异性的PCDHA9基因异常,并通过生化和测序等技术解析了PCDHA9基因导致ALS的机制。
     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罗振革教授通过对再生能力不同的两群细胞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 (Olig1)是轴突损伤再生中主要调控因子,为轴突损伤再生提供了新的机制。
     来自厦门大学的张亮教授揭示了白质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理。他们团队发现Seh1分布于核孔周围,负责组装Olig2/Brd7转录激活复合体,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化以及神经元髓鞘生成起着关键作用。
     来自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孙栋教授揭示了背侧海马齿状回神经元通过BDNF通路调节焦虑样行为和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关键功能,为治疗焦虑障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各位报告人均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会议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极大的激发了教授和学生们的科研灵感!现场观众热情满满,每场汇报结束都有多位教授同学积极提问,学术氛围浓厚。本场会议对促进全国细胞生物领域的交流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人:何丽娜、汪华志
审核人:徐楠杰、郭伟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