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人类健康替身——小鼠

发布日期:2015-09-25  浏览次数:1411


围绕“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的主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和北京细胞生物学会组织了清华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参观高校实验室活动。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在常在主任的指导下,安排从业16年的主治兽医谢忠忱老师和助理兽医尹玉涛为此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以期让学生们了解实验动物在人类健康研究和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

小同学们分两批来到了动物中心,进入大门后在尹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都有秩序地按要求穿上鞋套,戴好口罩,进入了大厅。谢老师讲解了卫生防疫方面的知识,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一次性的帽子、口罩、手套,还有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小鼠意外咬伤或抓伤后的紧急处理消毒措施等。

小同学们在大厅里观看了动物手术操作影片后,谢老师拿出两套小鼠独立通气笼具(IVC),里面放了4只不同花色的小鼠,有白色、灰色、黑色和黑白花色,让孩子们了解实验小鼠生活居住的环境及遗传变异方面的内容;除了IVC外,还观看了小鼠的不同运输笼、各种垫料及其用途、保定装置及小鼠玩具等,讲解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给小鼠灌胃,尾静脉采血操作方法等。

小同学们被可爱、机灵的小生灵吸引住了,都纷纷伸手去摸和手机拍照,早已不在意小鼠排泄物发出的味道。谢老师解释到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及对转基因的控制,不能取回家饲养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都会在尽可能减少痛苦的情况下安乐死。同学们参观结束进行手部消毒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供稿)
2015-9-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