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中【哺乳期用药】分级

发布日期:2023-01-04  浏览次数:792

     最近,好多孕妈妈、哺乳期妈妈咨询,“阳后,服用某某药物能正常哺乳吗?”、“说明书中哺乳期L1/2/3什么意思,到底能不能哺乳?”“服用药物后多久可以哺乳?”等等。

     今天我们详细来说说哺乳期用药那些事。

一、了解说明书中哺乳期分级L1/L2/L3/L4/L5怎么解读?
     哺乳期用药安全分级(即L分级)在临床上普遍应用。L为英文lactation哺乳的首字母大写。L分级是美国儿科学教授Thomas W. Hale率先提出的,他将哺乳期用药按其危险性分为L1~L5五个等级,危险性越来越大。
L1级:哺乳妈妈服用最安全,没有证实对新生儿有危害或甚微;
L2级:比较安全,哺乳妈妈使用该级别药物有危险性的证据很少;
L3级:中等安全,该类药物有很轻微的、非致命性的副作用,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方可应用;
L4级:有明确的危害性证据;
L5级:禁用;
二、了解药物从母体-母乳-婴幼儿的过程?
     药物先需要进入妈妈的血液,接着从血液分布进入乳汁,然后婴儿吸吮了乳汁,还要经过婴儿的胃肠道对乳汁中药物消化吸收,然后药物才能影响婴儿。药物进入乳汁中主要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药物进入乳汁的过程反映了母亲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也就是说当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的时候,乳汁中的药物就会慢慢回到血液中,这就是药物从乳汁消除的过程。
三、哪些因素影响进入乳汁的药物量?
      药物因素、母亲因素、婴幼儿因素三者共同影响。所有的药物本身没有绝对的安全与不安全,我们需要全面结合三者因素共同看待,权衡利弊。
四、如何全面合理分析一个药物哺乳期分级?
     不仅仅看L分级,还需要关注RID值(相对婴儿剂量),以及药物自身的特点如蛋白结合率、脂溶性、分子量等。
五、总体选择原则:
·尽可能选择半衰期(T1/2)短的药物;
·尽可能避免在药物达峰时间(Tmax)时哺乳(尽量在给药前哺乳)、或者根据药物半衰期,估算代谢清除时间(大概5个半衰期);
·分子量(MW)<200道尔顿的药物能轻易进入乳汁,分子量超过1000道尔顿的药物分子不会在乳汁中达到能产生药物作用的浓度;
·如果药物相对婴儿剂量(RID)小于10%,大多数药物可以安全使用;
·尽量选择蛋白结合率(PB)高的药物,理想的蛋白结合率一般大于90%;

·理论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即便婴儿摄入了含有药物的乳汁,也很难经过胃肠道吸收进而对婴儿造成影响;

六、总结

     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仅仅根据L分级判断一个药物哺乳期妇女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认为L1和L2就是安全随便哺乳的,L3以及以上的,就必须要停母乳或者错开药物高峰期即5个半衰期的就可以。需要我们全面的评估分析。

七、汇总哺乳期可用的新冠相关药物

表1 哺乳期药物推荐

参考文献:

  [1]任钰雯,高海凤.《母乳喂养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2-33.

[2]托马斯.W.黑格尔.《药物与母乳喂养》.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2-3.

[3]https://mp.weixin.qq.com/s/U89HjYNotbB_qUlVodieEg

[4]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care-for-breastfeeding-women.html

[5]FAQs: Management of Infants Born to Mothers with Suspected or Confirmed COVID-19 (aap.org)

[6]https://www.who.int/news-room/commentaries/detail/breastfeeding-and-covid-19

[7]https://www.cdc.gov/media/releases/2021/s1227-isolation-quarantine-guidance.html

[8]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母亲常见感染与母乳喂养指导的专家共识 [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1, 24(7) : 481-489.

[9]任钰雯.母乳喂养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76-180.


作者简介:

田雪梅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临床药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