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周琪院士、张旭院士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布日期:2018-01-31 浏览次数:8295
恭贺学会副理事长周琪院士、张旭院士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日前,发展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了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名单,共有55位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新当选,其中中国学者共有15名,包括内地学者11位,香港地区1位和台湾地区3位。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每年增选新院士45至50名,院士必须由2名TWAS院士书面提名,既包括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也包括来自发达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一般来说,必须是所在国的院士,才有资格成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候选人。新当选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将在第28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正式就任。
今年共有15位学者当选2018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包括内地学者11位,香港地区1位和台湾地区3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周琪院士、张旭院士当选。
周琪院士
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 男,1970年4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1996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细胞重编程与干细胞研究。在体细胞重编程的新方法创建与调控机制研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要细胞与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曾先后创造了体细胞克隆大鼠、诱导多能干细胞小鼠,证明了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同样的发育能力;创建了北京干细胞库;发现了可以判断干细胞多能性水平的非编码RNA标识并研究了其调控机制;揭示了mR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胞重编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201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等。现任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旭院士
张旭,神经科学家 男,1961年8月生,江苏宜兴人。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获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系统性地研究了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发现了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等新的痛觉信息调控系统,为临床镇痛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中阿片受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的相关性,拓展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药物研究方向。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通过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等。
